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列表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7-07 20:07:15

中新网漳州7月6日电 (廖珍妹)“太巧了,仿佛冥冥中注定,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陈瑞松如是感慨道。

2018年从台湾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后,陈瑞松发现台湾族谱及祖先墓碑上写的“龙溪”,就是闽南师范大学所在的漳州市芗城区,“我父亲当时笑嘻嘻地说,这该不会是祖先在召唤你回去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瑞松告诉记者,台湾家中的族谱仅剩半部,记载着明末在“龙溪”从事木材运输生意的祖先遭遇海上台风,九死一生漂流到澎湖岛,直到爷爷奶奶一辈才从澎湖岛搬到台南居住。

陈瑞松和祖籍地漳州的续缘,始于2016年到漳州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交流学习。次年,他又受邀参加闽南师范大学与台湾明道大学联办的闽南诗歌节。这两次的跨海之行,促成了他“登陆”教书,成为闽南师范大学数十位台湾教师中的一员。

“初到漳州,父母为我担心,因在台湾获得的资讯多是大陆较贫穷落后。”陈瑞松说,当他父母来到漳州亲眼目睹城市的繁华后,他们不再担心了,还得空就来漳州旅游。

“生活在世界文学大师林语堂的家乡漳州,我更加理解大师口中‘生活的艺术’。”陈瑞松喜欢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在台湾快节奏工作,漳州节奏适中,很宜居,感觉自己心灵找到栖息的港湾了”。

来大陆教书前,陈瑞松是台湾明道大学应用英语学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一直在台湾致力于英文戏剧教学及剧场化呈现。到漳州后,如何将当地历史故事进行串编、戏剧化呈现,也成为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两岸戏剧演绎的是相同的人文历史,传达着同样的文化观、价值观。”在陈瑞松看来,两岸同文同种,文化上一脉相承,是人为无法隔断的;漳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丰富,是戏剧创作的沃土。

如今,陈瑞松已将漳州当地知名历史故事搬上了舞台,排演了《白芒果之恋》《南湖金花》等戏剧。他也连续4年指导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龙江小戏节”,将漳州历史故事串编,受到师生好评。他表示,希望戏剧能够作为一个媒介,让两岸爱好者交流不同创意和想法,又透过交流让两岸亲上加亲,减少隔阂。

闽南师范大学和台湾相关院校已陆续举办7届闽南诗歌节,搭建起两岸诗人、学者和艺术家学术研讨及创作交流的平台。而陈瑞松也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成立一个两岸戏剧教学工作坊,搭建起戏剧爱好者的交流平台,推动交流,展示风采,甚至开展竞演。

“加强文化和学术领域交流,是两岸民众共同期盼。”在戏剧创作之余,陈瑞松品茶、种花、烹饪,惬意享受泡一杯茶、煮一顿饭的时光,把平淡生活过出仪式感。他希望未来编串更多漳州历史文化故事,助力当地戏剧传承和发展。(完)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邮箱 : 435 227 67@qq.com